- 《黎族故事》青島上演獲好評 外國人豎拇指[2014-02-13]
- 海南省歌舞團為“2014APEC財政副手會”獻演[2014-02-13]
- 《黎族故事》“十藝節”新聞報道[2014-02-25]
- 文化體制改革系列新聞報道(省歌舞團——展...[2014-03-17]
三亞迎新春惠民演出舉行 原創舞劇《黃道婆》受捧
發布日期:2018-01-05 23:39:00 瀏覽量: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1月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高鵬實習生鄭俊云)1月5日晚,2018年三亞迎新春惠民演出在三亞市大東海廣場舉行,當晚海南原創經典民族舞劇《黃道婆》和多個精彩節目上演,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
2018年三亞迎新春惠民演出的芭蕾舞表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2018年三亞迎新春惠民演出上的女聲獨唱。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據了解,原創民族舞劇《黃道婆》講述了宋末元初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在海南島生活、學習,改良棉紡織技術并帶回中原的故事,生動展示了黎族的民俗文化和中國古代的紡織文化,講述了黎族、漢族的手足之情。
舞劇還蘊含了濃郁的海南元素和黎族文化:椰子樹、原始森林等造型的背景幕布切換;所有演員所穿的服裝、佩戴的服飾都具有黎族元素;道具所用的扎染機、小紡車、腰織機等黎族織錦工具全都是真實可用的;狩獵舞、紡織舞、打柴舞等舞蹈都含有黎族風情;舞劇中的音樂融入了具有海南元素的配樂;舞劇結束前,還出現了“天涯海角”造型的巨石道具。
舞劇《黃道婆》三亞上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舞劇《黃道婆》三亞上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此次舞劇《黃道婆》演出是在室外,演出當晚三亞下起毛毛細雨,廣場舞臺上很快被淋濕,但演員們依舊用飽滿的熱情投入演出,贏得了臺下觀眾陣陣掌聲。“舞蹈演員最怕的就是地滑,下雨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地板濕滑,但我們一旦上了舞臺就要堅持演下去,讓觀眾看到舞劇《黃道婆》的魅力。”舞劇《黃道婆》阿山的飾演者汪子涵說。
舞劇《黃道婆》三亞上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舞劇《黃道婆》三亞上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正是因為舞劇《黃道婆》全體演職人員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三亞觀眾的極高贊賞。“演員們的服飾極具黎族風情,黎族同胞的生活、勞作、紡織、狩獵等場景都通過舞蹈、服裝、道具展現,太美了!”觀眾李女士說,演員們非常敬業,他們冒著雨、不顧地板濕滑給大家如此精彩的演出。觀眾林先生說,盡管下著毛毛細雨,但觀眾們都被這場精彩的演出深深吸引,大家都不愿提前離場,一定要堅持看完全部的演出。舞劇《黃道婆》的演員們通過完美的舞蹈、濃厚的感情講述了技藝的傳承融合,更講述了民族團結的頌歌。
舞劇《黃道婆》三亞上演。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三亞觀眾冒雨觀看演出。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據史料記載,黃道婆在崖州也就是如今的三亞居住了37年,她把海南崖州黎族紡織工具與技術帶到內地,并與內地先進的絲、麻紡織技術相結合,改革棉紡織工具,技術領先全世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認她為“世界級古代女科學家”。目前有學者指出,黃道婆在三亞的作為、用于創新的精神等也是三亞文化事業的一部分,也是三亞文化走向全國的一個代表。

三亞觀眾為舞劇《黃道婆》的精彩鼓掌叫好。南海網記者高鵬攝
據了解,2018年三亞迎新春惠民演出是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元旦春節期間文化進萬家活動之一,由省委宣傳部、三亞市委宣傳部主辦,省歌舞團、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學校承辦,舞劇《黃道婆》上演前還有男聲獨唱、女聲獨唱、芭蕾舞等精彩演出。
上一篇: 海南原創舞劇《黃道婆》南寧上演
下一篇: 民族舞劇《黃道婆》三亞惠民演出